图书简介
《史记》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被列为“二十四史”之首,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。“通古今之变,究天人之际”,全书包括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、十表、八书,共一百三十篇。与后来的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合称“前四史”。同时,《史记》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,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。
图文介绍
《史记(古典文学 全本全译)》: 黄帝是少典氏的子孙,姓公孙,名叫轩辕。他从生下来时就显得很有灵性,出生没多久就会说话;幼年时就思维敏捷,智慧过人;少年时期诚实勤奋,成年以后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很强。 轩辕时代,神农氏的领导力量日渐衰弱,各诸侯间互相攻伐,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,而神农氏却没有力量平定动乱。于是,轩辕便开始习兵练武,去征讨那些发动战乱、不尊神农氏的诸侯,最终各诸侯纷纷归从。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,没有人能征服他。炎帝也想侵略欺压诸侯,因此诸侯都归顺了轩辕。于是轩辕修德立业,加强国防;顺应四时节气变化,种植五谷;安抚民众,考察四方的国土;训练熊、罴、貔、貅、疆、虎等猛兽,在阪泉的郊野与炎帝交战,先后打了好几仗,才征服了炎帝,如愿得胜。蚩尤坚持叛乱,不听从黄帝的命令。于是黄帝征调诸侯军队,在涿鹿的郊野与蚩尤大战,终于擒获并杀死了蚩尤。这样,诸侯们都尊奉轩辕为天子,取代了神农氏,这就是黄帝。天下有不归顺的,黄帝就前去讨伐,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开,一路上开山修路,从来没有过安闲的生活。 黄帝向东到过东海,登上过丸山和泰山;往西到过崆峒,登上过鸡头山;往南到过长江,登上过熊山、湘山;往北驱逐了荤粥部族,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,曾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过都邑。黄帝四处迁徙,没有固定的住处,带兵走到哪里,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。黄帝手下所封官职都以“云”字命名,所以军队也号称“云”师。他设置了左右大监,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。当时,万国安定,天下和乐,因此黄帝也成为自古以来祭祀天地、鬼神、山川活动最多的人。黄帝曾获得上天赐予的宝鼎,他观测太阳的运行,用占卜的蓍草来推算历法,预知节气日辰;他任用风后、力牧、常先、大鸿四位大臣来治理民众。他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,推测阴阳的变化;讲解生死的道理,论述存与亡的原因;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,驯养鸟兽蚕虫;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,收取土石金玉;教导民众做事要勤身劳力,有节度地使用水、木等各种资源。他做天子时,曾有土属性的祥瑞征兆出现。因土色黄,所以人们称他为黄帝。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,其中获得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。 黄帝曾居住在轩辕山,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,这就是嫘祖。嫘祖是黄帝的正妃,生有两个儿子,他们的后代都曾拥有天下。一个叫玄嚣,也就是青阳,他被封为诸侯,迁居在江水;另一个叫昌意,也被封为诸侯,迁居在若水。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,名叫昌仆,生下高阳,高阳具有圣人的品德。黄帝死后,埋葬在桥山。他的孙子,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,这就是颛顼帝。 颛顼帝高阳,是昌意的儿子,黄帝的孙子。他沉静、稳练,且有智谋,通达而知事理。他因地制宜,种植各种庄稼,养殖各种牲畜,并根据天象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,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,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,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。他北到过幽陵,南到过交止,西到过流沙,东到过蟠木。所有动物植物,大神小神,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,几乎全都平定了,没有不归服的。 颛顼帝的儿子叫穷蝉。颛顼帝死后,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,就是帝喾。 帝喾高辛,是黄帝的曾孙。高辛的父亲是蠕极,蠕极的父亲是玄嚣,玄嚣的父亲是黄帝。玄嚣和蠕极都没有登上帝位,直到高辛时才登上帝位。高辛是颛顼的侄子。 高辛天生就很有灵气,一出生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。他普遍施恩泽于众人却不及其自身。他耳聪目明,可以知晓未来久远的事情,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。他顺应上天的旨意,了解民众之所急;仁德且威严,温和而守信,修养自身,天下归服。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,很节俭地使用;他仁爱教化万民,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;他推算日月的运行然后以定节气时月,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;他明识鬼神,并慎重地加以信奉。他仪表堂堂,道德高尚;他行动合平时宜,服用如同士人。帝喾治民,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分轻重,遍及天下,一视同仁,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、风雨所到的地方,没有人不顺从归服。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,生下了放勋;娶娠訾氏的女儿,生下挚。帝喾死后,由挚接替帝位。帝挚登基后,没有干出什么辉煌的政绩,于是他的弟弟放勋登位,就是帝尧。 帝尧,就是放勋。他仁德如青天,智慧如神明。接近他,就像接受太阳照耀一样温暖人心;仰望他,就像云彩一般气势覆润大地。他富有却不骄傲,尊贵而不放纵。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,穿的是黑色衣裳,坐着红色的车子,用自马驾车。他尊敬有善德的人,使百姓九族相亲相爱。九族的人都和睦后,又去考察百官。百官政绩昭著,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