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书简介
本书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,深入探讨了如何开发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系列校本课程,针对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,充分利用各种资源,开发适应本校发展和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,构建人文性的师生关系,主动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形式,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推向人文关怀的境界。
图文介绍
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,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。“人文性”是21世纪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主题。就世界范围来说,纵观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,我们日渐明显感受到教育越来越倾向于“人文化”,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。 早在1996年秋,美国艺术教育协会就启动了国家教育改革五年规划(the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Challenge,简称TETAC),即“通过艺术的挑战转变教育”,在这个五年规划中把艺术综合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基本核心,其理念是“cultural, ecological, inclusive”,即强调课程的人文性、生态性和包容性。美国等国的教育家提出了将艺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,并认为“人文学的贡献就是为人的价值意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礼物”。进入21世纪,艺术教育更被视为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。新西兰倡导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的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协调和合作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自我管理和竞争能力、信息能力、数的能力、工作和学习的能力。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《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》中首次提出了“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”,之后«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»中也提出“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”“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”。而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日渐重视,美术教育性质被重新认定,教育界已达成了普遍共识,美术学习再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学习,它更应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,从而体现课程的人文性和育人目标。国内美术教育权威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钱初憙教授、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王大根教授等更是通过一系列课题、论文强调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、完善学生人格的学科。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,应该在课程中渗透人文关怀。 国家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给校本课程的开发创设了政策条件,试行国家、地方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。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削减了国家统一的课程内容,鼓励各地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,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,更加多元化、多样化。多年来,在新的推广模式下,全国各地中学也的确涌现出不少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美术校本课程,课程开发虽已起步,但部分课程只注重表面形式内容的热闹拼凑,有些教材更是偏重知识技能的教授,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。可见,尽管加强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已受到学者和教师们的关注与认同,但在实际操作中,鲜有教师从学生的心灵和心理健康角度出发,考虑如何运用美术这一文化学习的有效形式塑造学生的心理健康,这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,而更多的教师尽管在课程教学中希望渗透“人文精神”,但由于缺乏对人文美术课程的深入系统理解往往流于形式,或者浅尝辄止。有的老师虽然强调以课堂的人文关怀为目的开展教学,但在教学中依然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,没有关注到课堂人文性师生关系的构建,也没有考虑人文性课堂的生成性和对学生的后续影响及评价反馈,这也暴露了部分教师对人文关怀课程内涵的偏颇理解,还只是基于传统课程观下的单线型理解。有的老师力求挖掘课程内容的人文性价值,尝试从学生、课程、资源等三个维度开展教学,但缺乏对人文性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研究。因此,在全面推进二期课改、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,更须加强对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。 21世纪是一个经济、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,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。当前全球化的教育改革均向自由化、多元化的目标迈进。世界教育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。正如图尔明在«回归宇宙论»中所言:“我们必须调整自己……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‘现代’世界。‘现代’世界如今已成为过去的事情……”。当我们以后现代的方式看待世界,会发现人类的认知方式、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育领域。在我国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中,后现代社会对我们建立新课程观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、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,使之成为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。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说:“在传统的教学中,一个人可以懂得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,理解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地球旋转的知识,唯独看不到日落的光辉。”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??E.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,充满着创新性、发展性的活力。多尔提出了4R课程,其中他对课程的“关联性(relations)”作了两层含义的解释,一是指教育联系,二是指文化联系。这两层联系赋予课程丰富的模体和网络,课程应与课程之外的文化和世界相联系,这也是课程赖以存在的大背景。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在课程设计中忽略人的情感、需要、动机和体验。从知识传授到对人的关怀,这是后现代课程向前迈进的一大步。后现代课程观反对学科中心倾向,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。相比现代课程泰勒模式所强调的课程4要素,后现代课程则更为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、非连续性和相对性,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