馆配图书一站式批发采购平台 专业图书批发、图书采购招投标、图书招投标代理合作

诚信为本,服务至上,崇尚品质,互利共赢!

样书展示

Sample book displays

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
  • 图书分类: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
  • 出版社:科学出版社
  • 作者:苏纪兰
  • ISBN:9787030356406
  • 24*7订购热线

    156-0029-7306

  • 邮箱

    shuthing@163.com

  • 地址

    北京市通州区榆景东路5号院55号楼2层101室

图书简介
  海洋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海洋学之间交叉结合的新学科,具有自然、社会与技术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。它研究的客体是海洋,包括海岸与海底,既研究其间气、水、生物与岩石圈层系统作用、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,亦重视海洋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途径,海洋经济发展、海疆权益、立法、管理及新技术的发展应用。  《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》是《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》中的一部,在1996年出版的《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》基础上,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实施、我国多次海洋调查及沿海经济发展的新成果,由中国科学院、国家海洋局、教育部及总参等单位相关科研人员完成。  《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》共计四篇十九章。特点是,较1996年版《中国自然地理系列专著:中国海洋地理》内容*系统、全面。书中充实了新资料,增加了海洋生物、中国海洋一体化管理、海洋与国防安全三章,增强了海平面变化、环境效应与灾害章节。可供规划、教育与研究人员参考。
图文介绍
总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海洋地理学的发展、现状及研究内容一、海洋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与发展现状二、海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海及相邻海域的地理特征一、各海区基本特征二、海岸、海岛、海峡的基本轮廓特征三、入海河流水文泥沙特征与河海相互作用效应第三节 世界大洋简介一、太平洋二、大西洋三、印度洋四、北冰洋参考文献第一篇 海洋环境与资源第二章 中国海海底地质与地貌第一节 渤海海底一、海底地质二、海底地貌三、海底沉积第二节 黄海和东海海底一、地质构造基础二、海底地貌三、海底沉积第三节 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一、海底地质构造二、海岸与海底地貌三、海底沉积第四节 南海海底一、海底地质构造二、海底地貌三、海底沉积第五节 中国近海海底地质地貌特征一、海底地质二、海底地貌三、海底沉积特征参考文献第三章 海洋气候第一节 海面辐射、热量及水分收支一、海面吸收短波太阳辐射二、海面净辐射三、潜热通量四、感热通量五、海面热量净收支六、海面蒸发量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一、海陆分布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二、洋流和西太平洋暖池对气候的影响第三节 大气环流一、海平面平均气压场和流场二、对流层各层平均高度场和流场第四节 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一、冷性反气旋和寒潮二、温带气旋三、热带气旋第五节 海面风一、主要风系二、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及推进三、风向和风速四、大风日数和大风极值第六节 海雾和能见度一、中国近海海雾的月际变化和地理分布二、中国近海沿岸雾的气候特征三、海雾形成条件四、能见度第七节 云和降水一、总云量和低云量二、云状及云系三、降水量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四、雷暴和龙卷风第八节 气温一、平均气温二、气温的年变化、年较差和大陆度三、近百年来近海气温的变化参考文献第四章 海洋水文第一节 海浪一、海浪分布概况二、特殊天气系统下的海浪第二节 潮汐与风暴潮一、中国海的潮波系统二、潮汐特征三、河口潮汐四、平均海面五、潮流六、风暴潮第三节 海流一、黑潮二、南海海盆尺度环流三、“东沙海流”和南海暖流四、经由台湾海峡北上的海流五、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六、黄海暖流七、渤海环流八、沿岸流九、上升流第四节 温度、盐度和水团一、沿岸水与外海水二、南海三、台湾海峡四、东海五、黄海六、渤海第五节 海冰一、辽东湾二、渤海湾三、莱州湾四、黄海北部五、异常冰情年概况参考文献第五章 海洋化学第一节 中国邻近海域基本水化学特征一、渤海二、黄海三、东海四、南海五、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六、小结与比较第二节 中国海之物质通量一、海气通量二、输出通量三、中国海之间及与太平洋之交换第三节 中国河口化学一、长江口二、黄河口三、珠江口四、其他河口五、小结与比较第四节 中国海沉积地球化学一、边缘海沉积物来源及特征二、边缘海沉积物中的早期成岩过程及特征三、沉积物水界面过程参考文献第六章 海洋生物引言第一节 海洋生境(栖息地)与生物区系的多样性一、海洋生境的多样性二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节 浮游生物一、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二、微微型浮游生物三、小型浮游植物四、浮游动物第三节 底栖生物一、底栖植物二、底栖动物区系组成与地理分布三、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四、底栖生物群落第四节 游泳生物一、鱼类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二、鱼类数量分布特点三、其他游泳动物第五节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遭受的胁迫一、全球变化、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胁迫二、重要渔业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衰退参考文献……第七章 海洋资源第二篇 区域海洋地理第八章 渤海第九章 黄海第十章 东海第十一章 南海第十二章 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第三篇 海洋经济与管理第十三章 中国海洋经济——海洋产业第十四章 中国海岸带经济发展第十五章 中国海洋一体化管理第四篇 海平面变化与环境效应、海洋灾害与海洋安全第十六章 全球气候变化、人类活动影响与海平面变化、效应及对策第十七章 海洋灾害第十八章 海洋污染与海洋环境保护第十九章 海洋与国防安全

  《中国海洋地理》: 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作者:王颖  第一节海洋地理学的发展、现状及研究内容  一、海洋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与发展现状海洋地理学是地球科学的新分支,具有海洋学与地理学交叉学科的特点。而学科术语中地理学(Geography)与海洋学(Oceanography)是平行的地学两大学科。海洋学含四个分支学科:物理海洋学、化学海洋学、生物海洋学与海洋地质学,尚未明确地划分出海洋地理学。海洋地理学研究的客体是海洋,包括海岸与海底,范围涉及大气、水、生物与岩石圈;研究内容包括海洋地理环境、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,海洋经济、疆域(海岸、岛屿、领海、大陆架、专属经济区、公海等)政治、立法与管理、海洋新技术应用及海洋地理公众教育等。概言之,海洋地理学是从宏观圈层相互作用之地域特点着眼,从立法、政策、区域经济、管理着手,进行海洋地理资源开发、环境利用与保护。21世纪面临着人口、资源与环境的巨大挑战,可持续性地开发利用海洋已是当务之急。《联合国21世纪议程》指出:“海洋是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,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”。1982年通过的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于1994年正式生效,使人们的海洋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原属于公海的大约1.×108km2海域将划归沿海国管辖,其面积约与地球整个陆地面积(1.9×108km2)略小或相当(王颖,1994)。公约对沿海国主权的12n mile(海里)领海、24n mile毗连区及所管辖的200n mile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是沿海国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等,使管辖范围、所占有的海洋资源与沿海国权益的规定均发生重大变化,推动了沿海国对“海洋国土”的关注。按这一规定,估计可能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×106km2,相当于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/3。管辖范围的划分带来权益之争。例如,200n mile专属经济区确定后,在开阔海域中丧失一个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岛屿,就会失去43×104km2的管辖海域。21世纪为“海洋世纪”或“太平洋世纪”已为国际共识。因此,海洋地理学是适应时代发展而兴起、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学科。  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于1984年提出要发展海洋地理学,1986年国际地理学联合会(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)正式成立海洋地理研究组(Study Group on Marine Geography),中国是发起国之一。研究组的核心课题集中于“人类活动与海洋管理的相互关系”。它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,通过研讨产生了三方面的课题:  1.海洋法所涉及的地理课题  (1)海洋的法律与政治地理。  (2)海洋边界的确定。  (3)海洋资料基础与技术管理。  2.海洋的利用与管理  (1)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组织与发展。  (2)与海岸相接的海滨水域和海滨以外海域的管理问题。  (3)海洋利用的管理,如航运、渔业、油气开发等,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区域课题。  ……